>>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 新闻中心 -> 高层声音   今天是:
上好大思政课 讲好中国故事
发表时间: 2021-03-22      【稿件来源】:     字体: [][ ][ ]
2021-03-22 22:54:00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3-16
 

  嘉宾

  宋学勤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杨红运 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赟鹏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讲好中国故事,对坚定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3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学期第一堂“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课开讲。这堂以“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研讨课,采用了观看视频资料、专题导学、师生互动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小班研讨模式,特别邀请了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的著名贫困问题专家、人大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将教育扶贫文章写在怒江大地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法学院副教授、云南省兰坪县副县长(挂职)宋彪来到课堂为学生导学,目前从事教育扶贫研究的博士生吴秋翔也到场作为助教为学生导学答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2万多名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要求,既充分发挥全校学科优势,又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努力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紧扣新发展阶段、学习新发展理念、体悟新发展格局。”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介绍说。

  宋学勤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在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方面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学理深度上做文章,强化“三位一体”协同效果。“系统讲授”力求将理论问题讲清讲透;专题教学注重优化模块设置,广泛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授课,实现优势互补;实践教学依托“千人百村”社会调查等品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探求新知。

  二是在教学资源上做文章。及时梳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强调学生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课题,以讲好课堂“必答题”为研究导向,组织教师进行集体攻关,产出优质教学资源,让学生“解渴”又“明理”。

  三是在信息技术上做文章。针对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不断提升“人大智慧课堂”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了教学互动的频次和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研部联合校团委连续组织开展以“问道新时代”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街巷中国”社会调研,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疫情防控期间,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建设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助力。“我们将思政‘金课’全面移植到网络平台,确保停课不停学、思政不掉线。”宋学勤说,学校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开展专题学习活动55场,参与学生2.8万余人次。

  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组建了博士生宣讲团,联合多所高校开展抗疫主题宣讲,鼓励青年学子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号召师生积极参与捐款捐物、献血、志愿服务和抗疫日常管理,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战线上展现青春风采。

  推动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贯通

  “讲好大思政课是保持思政课教学接地气、扬正气、聚人气的关键,也是解决学生生活、成长和成才需求的硬核。”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红运认为,讲好大思政课可以从“三个贯通”着手——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推动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贯通;借助新媒体辅助思政课教学,推动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贯通。

  唯物辩证法强调“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杨红运说,只有立足于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彰显其竞争力。该校结合外语院校的特点与优势,在思政课教学中围绕“外语+思政”模式深耕细作,开展了“外国人眼中的(党代会或两会)”“语言对象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多语种讲解五大道的历史故事”等实践教学活动,推动了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的同频共振。与此同时,持续开展“行走的最强思想”,打造“移动的课堂”。在认真研究教材和撰写教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奔赴觉悟社、和平区人民政府服务办公室、天津金融博物馆、杨柳青石家大院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中新生态城等地进行了多次现场教学,引导学生把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无字之书”感触到“有字之书”的力量与味道。

  从本质来看,思政课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犹如“导演”与“主演”的关系,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也离不开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杨红运介绍说,在此方面,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推动学生从“我来听”到“我要讲”的转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们不仅邀请校外专家、外交官、抗疫英雄、企业家、劳动模范、中小学教师等组成了豪华的‘导演’阵容,还推动大学生从‘主演’转变为‘导演’,为中小学生讲授思政课。”杨红运说。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思政课教师要更加重视教学“给予”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努力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不断推动抽象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具体的生活话语。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中设置“新闻十分钟”和“你问我答”等栏目,教师可以从抖音、热搜、B站、朋友圈等了解社会热点,诸如两会代表议案、戍边英雄事迹、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播、演员吴孟达去世、“拉面哥”的走红等,努力在素材的“大浪”中进行“淘金”,营造共同的教学话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杨红运介绍说,他们还努力探索新媒体辅助实践教学,曾开展了“‘云’采访身边榜样战‘疫’故事”等活动,指导学生“云”采访了各条战线上的抗疫英雄。很多学生表示,“我们的岁月静好离不开他们的舍命相搏”“心里暖暖的、也酸酸的,原来有这么多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无疑提高了学生读懂中国和学思践悟的能力。

  用好课内课外“两个课堂”

  2020年暑假,北京科技大学举行了以“讲述抗疫故事,树立制度自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则以“寻访抗疫精神”为名,组织学生建立24支小队奔赴全国各地,每支小队均配备1名思政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王赟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也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那么全国人民同心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就是这场大考最厚重、最生动的教材。”在实践活动中,师生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组织宣讲等形式收集整理、深度挖掘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展示抗疫精神,最终每支小队均形成实践报告、学术论文、微电影等系列成果;先后开展摄影展、微电影展、宣讲汇报会、图文成果展、征文活动等,进一步实现实践成果的转化。

  “中国道路、政治号召力、组织动员力,是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体会到的最伟大的力量。”王赟鹏说,活动中经常听到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去点燃中国,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创造中国,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之中国。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王赟鹏认为在探索实践“大思政课”教学方面,需要处理好“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个问题。

  “谁来讲”是指要讲好思政课,不仅需要教师讲,也需要学生和其他主体的加入。通过双向、多维的情感激发,真正激发学生的认同力、感知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同时,有条件的课堂还可以邀请英雄模范、先进典型进课堂,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上一堂真切、动人、深刻的思政课,从而增强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讲什么”是指要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融入思政课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比如,讲好伟大抗疫精神,既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准确把握抗疫精神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重要价值等内容,也要创设情境,通过讲好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感悟抗疫成果的来之不易。既要讲好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体现的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等抗疫英雄的“大叙事”,也要讲好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小故事”。

  “怎么讲”是指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协作学习法等。王赟鹏记得,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时,学院组织学生从理论视角探讨“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请巴基斯坦留学生讲述他们视野中的“中国抗疫精神”。“学生可以采取校园访谈、校园调查、情景剧、音乐剧、微电影、辩论赛、小组讨论、案例评析等形式,有效运用新媒体时代VR、AR、MR等技术手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从课堂的静听者变成参与者与阐释者,变被动倾听为主动阐释,起到增强情感共鸣的效果。”王赟鹏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自强)

>>> <<<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