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红寺堡镇中圈塘村党校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录取大学生集体升学礼,为即将奔赴全国6省区高校的12名学子践行。包村镇领导、学生家长、村民代表等共同参加了集体升学礼。
凝心聚力:乡情关怀装进行囊
派驻单位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拨付经费为学子们购买了行李箱、充电宝、保温杯等实用又贴心的奖品,助力学子们逐梦未来。活动现场喜气融融,乡亲们品着果园里刚摘下的葡萄串,吃着瓜子糖果,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送出了中圈塘村的温暖祝福。“行李箱装得下行囊,也承载着全村的期待;充电宝是希望你们电量满满奔赴未来;保温杯则代表了母亲的叮咛,出门在外要多喝热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每一样奖品都饱含学院和乡村对学生娃娃们的期许、关怀和厚爱。
心声共振:感恩与期许的交响
学生代表韩浩动情地说:“从日常的政策宣传到今天仪式感满满的入学礼,感谢学院和村里对我们的关怀。大学期间我们一定勤学苦读,以优异的成绩反哺父母、报效家乡。”
家长代表徐喜荣感慨道:“当年我们读书条件艰苦,如今孩子们赶上了好时候,家里条件都好了,还有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祝福,娃娃们更有动力好好学了。”
活动中,父母为孩子颁发《录取通知书》,肯定孩子十几年寒窗苦读的付出,孩子们为父母送上一封手写的《感谢通知书》,向辛劳操作的父母表达诚挚感谢。一句句“爸妈,您辛苦了”,让家长的眼角泛起了欣慰和感动的泪花。感恩和成长是青春的注脚,也是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寄语未来:温暖的传承
驻村第一书记童晓燕给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学生们送上三句实在话:“一要别忘家,学习之余多给父母打打电话;二要不怕苦,苦学知识,增长才干;三要常回来,假期要回村历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包村镇领导范东东深情寄语学子:“愿你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梦想,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篇章。”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践行仪式,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在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莘莘学子心中刻下了最温暖的成长印记,也激发了学子们的感恩之心和奋斗之志,强化了中圈塘村的文化凝聚力,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未来驻村工作队还将继续完善教育帮扶措施,让“读书有用、感恩可贵”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崇文重教的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 “软实力”。
(供稿部门:组织人事处)